參加護航任務的直九型艦載直升機。 胡寶良 攝參加亞丁灣護航的海軍直九型艦載直升機正在進行針對性訓練。 胡寶良 攝直九型直升機進行攻潛訓練。 資料圖片 攝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題:中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航跡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
  記者 陶社蘭
  黃海某海域,波譎雲詭,電波橫飛。“發現水下可疑目標活動,立即起飛搜索!”一聲令下,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團長齊向龍駕機躍上海天。
  懸停,搜索,水下目標頓時現形,被齊向龍機組牢牢鎖定。隨著一聲“攻擊”的命令,一道紅光離開機身飛入大海。稍許,大海一陣顫抖,目標被一舉擊沉。
  作為全軍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該團是一支讓對手膽寒的空中勁旅。
  從岸基走向艦基
  由於歷史種種原因,在中國海軍建立後的近30年裡,海軍航空兵在艦載機方面一直是空白。60年代初,艦載機部隊著手組建;7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第一支艦載機部隊宣告組建。
  至今,這支艦載機部隊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30多項第一,填補了中國軍隊歷史上50多項空白,實現了從岸基走向艦基,從近海飛向遠洋,從擔負一般運輸救護任務到作戰任務的三大歷史性轉變。
  艦載直升機飛翔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空,在窄小的飛行甲板上起降,其訓練難度可想而知。據美國安全中心統計,艦載機飛行員的事故率是宇航員的5倍、噴氣式轟炸機飛行員的10倍。
  著艦是艦載航空兵部隊提升戰鬥力的基本功。
  1979年12月30日,郭文才、於志剛、陳金龍分別駕駛3架艦載直升機,以近乎完美的標準動作在上海長江口著艦成功,標志著中國軍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艦載機部隊誕生。如今,只要具備著艦平臺的海軍所有型號的艦艇,該團均能成功著落。
  從組建的那一天起,“勇當先鋒”的血性就深深地植入了這個團隊。別人不敢搞的訓練,他們總是開山闢路;別人不敢飛的課目,他們總是一馬當先;別人不敢執行的任務,他們總是主動請纓。
  1980年5月,該團首次在南太平洋執行任務。剛剛完成著艦訓練不到5個月的4個艦載直升機組,隨特混編隊遠赴太平洋,擔負火箭濺落區的警戒、航測、遙測以及打撈數據艙任務。在火箭濺落區周圍,西方多個國家部署了大量艦艇、飛機,準備爭搶數據艙。為確保國家核心機密安全,郭文才機組提前進入降落點警戒區,在雲低高僅150米、能見度不足1公里的超氣象條件下,冒著隨時產生靜電和結冰解體的危險,僅用時5分20秒,把數據艙打撈上來。
  同年,中國核潛艇水下首次發射導彈取得成功。此時此刻,遠在千里之外的艦載直升機受命緊急起飛打撈數據艙。數據艙記錄著火箭在飛行過程中的重要數據,如果打撈不及時,就會自動沉入海底或被外國飛機打撈走,將對科研工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政佃祥受命出征。他緊握操縱桿,直赴數據艙降落區。突然,在航路前方出現了雲底高不足200米的濃積雲,並下起了零星小雨。如果穿雲產生靜電,輕則使飛機儀錶失靈,重則使飛機電路短路造成機毀人亡,而繞雲又將耽擱時間。
  危險關頭,政佃祥果斷採取超低空貼著海面飛行。此時,南太平洋上風大浪急,憑著嫻熟的技術,他駕機在數據艙高度20米懸停,起吊,回收,整個打撈過程一氣呵成,時間僅用了3分28秒。
  從近海飛向遠洋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該團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越來越繁重。自1995年8月該團首派直升機出訪俄羅斯始,他們先後隨艦出訪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航跡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參與執行25次中外海上聯演。
  2006年,副團長李繼輝隨艦出訪美加菲時,中美海軍在美國西海岸開展了首次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美軍在一個劃定的海區里,用一隻小拖船模擬遇難船隻,雙方直升機同時升空進行搜索。
  在一個較為廣闊的海區上,在限定時間內,發現目標船隻,而且海面上還有游船等其他船隻,並非易事。李繼輝的飛行高度離海面不到100米,這個高度對直升機飛行來說更為困難。進入特定海區不到20分鐘,全憑目視,他先於美軍5分鐘19秒發現目標船隻。美方指揮員、太平洋艦隊第七支隊支隊長吉爾迪贊嘆:“中國海軍飛行員優異的飛行和海上救援能力,令人嘆服。”
  “那隻船的舷號是‘731’,我到現在還記得。”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李繼輝頗為得意。
  他完全有得意的資本。服役20年,他執行過許多重大任務,如九七香港回歸、出訪亞非三國、出訪澳新兩國、實兵拉動演習等。亞丁灣護航,他就去過兩次,其中參與第四批護航時,純駐艦時間就達274天。
  數據顯示,自2009年開始參與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以來,該團已8個批次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是海軍航空兵部隊出動人員、裝備最多的部隊,創下了中國海軍護航史上20餘個“首次”和“第一”。期間,曾出現了該團7個直升機組同時在亞丁灣海域執行任務的壯觀場面。
  副團長崔敖曾兩次參加亞丁灣護航。回憶起2010年他第一次參加護航時,一天里兩次緊急升空的經歷,讓他至今仍記憶猶新。
  平時的飛行中,有一個完整的準備過程。然而在亞丁灣上,一切都變得非常態。比如直升機從出庫到起飛,通常需要8分鐘。而那天,崔敖3分鐘就起飛了,“從來沒這麼快過”。因為,幾十艘疑似海盜小艇,像狼群一樣,向商船蜂擁而來。容不得絲毫的猶豫,他駕駛直升機,緊急升空。
  對於當時已有17年飛行生涯的崔敖來說,“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這樣的起飛是第一次”。說不緊張是假話。其時,在亞丁灣護航的各國軍隊中,也有直升機曾受到海盜襲擊的情況發生。
  “壓力也是挑戰。寧願犧牲自己,也不能讓商船被劫。”崔敖說。在編隊的共同努力下,疑似海盜船隻被驅離。結果,到了中午,又一次拉響了戰鬥警報。崔敖再一次緊急升空。有第一次實戰的“墊底”,這次,崔敖從容多了。
  參加第十二批護航的程文剛,深入索馬裡境內接護被海盜劫持19個月多的臺灣籍“旭富一號”漁船26名船員的經歷,更為驚心動魄。
  這些船員在索馬裡某海岸被釋放。而這個地點位於海盜經常出沒地,他們隨時可能再次被劫持為人質。
  2012年7月17日一早,程文剛機組即將飛機出庫,進入一等作戰值班。在風力8級、浪高6米,前期派出的兩艘小艇無法靠近的危急情況下,他們臨危受命,冒著夜幕降臨而且隨時可能遭遇襲擊的危險,直升機超條件強行起飛。
  “索馬裡屬於沙漠地形,如果懸停的話,發動機吸進沙石容易導致空中停車造成飛行事故,非常危險。”程文剛說。這時,他發現,海水開始退潮,露出一片半乾半濕的沙灘。
  憑藉著過硬的飛行技術,程文剛在約10米寬的潮濕沙灘上,採取半米懸停、右輪軟接地方式,把第一批3名船員接回常州艦。
  就這樣,飛了6個架次,程文剛終於在天完全黑透之前將26名船員安全接護上艦,創造了海軍護航史上8項第一。
  從一般到多樣化
  目前,該團由當初的單一運輸機種,發展到今天具備多種作戰能力的新型多用途直升機,從擔負一般運輸救護任務拓展到執行多樣化任務。
  反潛,如同“大海撈針”,如何立足現有裝備提高直升機反潛的成功率?時任主任趙樹民帶領戰友們探索具有中國海軍特色的航空反潛戰法,先後提出多個新課題。
  為了提高反潛效率,該團進行了探索,由一名經驗豐富的長機戰術指揮長擔任反潛戰術“總指揮”,根據戰場態勢及時調整搜索戰術,變換搜索位置,在第一時間定下作戰決心。
  2007年3月7日,在新課目首飛的訓練場上,趙樹民不斷發出指令,調動3架反潛直升機貼近海面交叉接力飛行,根據水下目標運動跡象及時調整搜索戰術、變換搜索位置點、交替使用搜潛設備,保持連續跟蹤並選擇最佳攻擊時機,成功驗證了新戰法。海軍第一代航空反潛戰術指揮長正式在海空亮相。
  團政委薑陽一直在該團服役,曾被評為全軍優秀參謀。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年,團里的使命任務不斷拓展,多樣化任務日益繁重,比如到亞丁灣護航,長則10個月,短則7、8個月,既艱苦風險又大,但沒有一個怯戰的。
  2008年,日本因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泄露,上級命令該部兩架救護直升機緊急集結舟山隨和平方舟醫院船遂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接到命令後,薑陽有點擔憂,畢竟這次任務直面核泄漏,官兵有恐懼心理也是難免的。
  “出乎意料的是,征求空地勤人員意見時,他們紛紛遞交請戰書,強烈要求把最危險的任務留給自己。我常常被官兵們感動,也很受教育。”薑陽說。(完)  (原標題:中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航跡遍及五大洲三大洋(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y09ayfn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